我的标题一语道尽了《宝莱坞之板球尤物/情系板球》在我心中评价不低不高的原因,青出于蓝,却不更胜于靛。虽说仍是一部出色热血的宝莱坞电影,但也没有让我有着太多的惊喜。
影片描述维菈是一名在歌舞剧团工作的女孩,然而外像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板球职业选手。虽说维菈的球技出色,却因为女儿身而一直未获得机会,直到有一天印度的板球代表队开放选拔,却只限男性参加。于是维菈决定女扮男装上场,也以出色的球技获得资格。虽说球队的训练相当辛苦,但对维菈最大的困难则是女儿身的秘密,就在此时维菈也与教练越走越近,球队的训练、感情的阻碍,球场与情场的两面夹攻,开始让维菈的秘密动摇了。
基本上这部电影就是翻拍自美国由阿曼达·贝尼斯所主演的《足球尤物》。这部由宝莱坞翻拍的《宝莱坞之板球尤物》保证是青出于蓝更甚于蓝,比起原先只是简单倒错性别的笑闹喜剧,宝莱坞翻拍的这部电影来的有深度多了。再加上宝莱坞的风格,色彩缤纷加上华丽好听的歌舞场面,都让《宝莱坞之板球尤物》展现出与《足球尤物》完完全全不一样的风貌。甚至还将男女平权以及国族认同的议题通通都融会进这部电影,更让我们看到较少见的关于印度旁遮普的名间故事与信仰文化。
《足球尤物》我认为好看的地方就在于性别倒错造成的立场不同所引起的笑料,以及利用这些笑料去阐释议题与文化风俗。最特别的是宝莱坞版将旁遮普的文化与明俗故事融会进去,例如里面有一场男主角要向女主角原谅的戏,误打误撞的情况下两人竟在剧团的舞台上上演这场戏码,两人也只好演起明俗故事里的类似情节,从舞台下搬演到舞台上,故事之中再融会进一个特有文化。
不得不称赞这部电影的编剧,这类相呼应与对照的情况也经常穿插在整部影片的各个角落,球场与战场的相对比,或是英国打扮的男主角与印度文化打扮的女主角的相对称,导演也藉由这样的对比去阐释了男主角对自身两国文化背景的认同,这由这些看似倒错的安排来引申男女平权、文化或是国族的认同问题,这也是这部宝莱坞版能够远远超越好莱坞版的一大原因。
虽然能够将好莱坞版给狠狠的比下去,却也略逊也是宝莱坞出品的另一部关于板球的电影《印度往事》。坦白讲《宝莱坞之板球尤物》虽说让我看的还满开心,但是后半段的板球比赛整个节奏或是调性,甚至是高潮的安排都像是《印度往事》的现代版。虽说《宝莱坞之板球尤物》的球戏绝不是不精彩,然而整个节奏与情绪的累积都逊于《印度往事》,《宝莱坞之板球尤物》也藉由球赛来谈国族认同的议题,但《印度往事》的球赛不只国族,更包含文化与历史层面,加上《印度往事》片长近三个多小时,其感情与铺陈的累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也因此[宝莱坞之板球尤物]自然只能屈于《印度往事》的经典之下了。
宝莱坞的电影多半是平铺直叙,如果有深刻的内涵与道理也都是相当直接的就传达出来,《宝莱坞之板球尤物》自然也不例外。我看《印度往事》与《宝莱坞之板球尤物》也都有类似的状况产生,却仍旧是深得我心,因为前作的格局相当的大,后者则是在演技与类型上大大的突破。两部的片长也都达到史诗般的格局,不冷场的情况下看完自然是大呼过瘾,然而《宝莱坞之板球尤物》却令我觉得有些拖戏,虽说片长只有两个半小时,但逊于经典的关系,自然无法有着太大的突破,加上没有较大的格局,也因此里头讲道理的部分其实让我觉得不够有说服力,影片甚至给我有一点拖戏的感觉。
宝莱坞的电影多半都很好看,有着强烈的风格与缤纷的色彩,基本上是不会无聊的。但对于看过经典的《印度往事》的我来说,这次的《宝莱坞之板球尤物》减少了刺激感。但对于初阶影迷或是从未看过宝莱坞电影的朋友我倒是非常推荐,你可以从中看到宝莱坞电影该有的元素,歌舞、俊男、美女通通应有尽有,你也可以看到绝对不输欧美国家说故事能力,也许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是看到后头你绝对会不由自主的陷入那热情的气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