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果弥音吧-分享有趣的图片_影视动漫内容的网站趣果弥音吧

动漫ACG、影视作品点评
专属分享发现有趣的内容!

《DAU. Natasha》影评解析:柏林电影节DAU系列观影小记

柏林电影节又一年,《DAU. Natasha》这部主竞赛单元俄罗斯电影,与同属一个艺术项目的《Dau. Dégerenation》在柏林电影节正式亮相。两部电影,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国内的影迷群体间的“现象级”影片,也是憋着亲历几届柏林影展以来,第一次见到的光景。

笔者提前选定的场次是晚场,当时在柏林的日程已经走到倒数第三日。前一天媒体场后,这部电影和DAU项目已在社交网络的时间线上出现。为了不被剧透, 笔者回避阅读相关评价,却还是瞥见了“十年以上的项目”和“楚门的世界”的两点说明。或许时间流逝在片中也是可见的,成为一条显性线索么?至于娜塔莎,会是被选择和被操控的“楚门”式的命运么?带着上述的猜想等电影开场。前者并无发生,后者却一度介入了观片时的预判,因为电影前半部的视角,都高度围绕着一位主人公运转,不难对应上“楚门”所处的“世界”——在餐厅任职的娜塔莎,她的工作生活的日常图景被凝视;而机构的餐厅作为片中的主要场景,她的名字被众人呼喊着,颇有“谁人不识君”的隐趣。

从餐厅内清一色的苏联服饰,再到机构内部的科学实验,尽管只呈现了数个场景,镜头所复刻出的苏联社会景观似乎十分可信。机构内的试验场,我们看到实验者的服从与配合;而在餐厅,则是苏联时期的一则基层样本。餐厅作为对外场所,在关上门后,又成为密闭空间,公开交谈和私密对话在这一场景并存。当其属性处于开放或封闭,服务员的状态也随之交替。运营结束,客人离场后,她们则摇身一变,成为餐厅的实际控场者和受益人,享用着专属的酒水食物的福利。这等符合人性与人欲之举,如同后面娜塔莎和机构的法国科学家在酒席后两情相悦,发生了进一步关系。但种种顺乎情理之事,不过是“因情生祸”爆发前的平静,为之后剧情的下行时预留下伏笔。

娜塔莎和另一位年轻的服务员姑娘欧丽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也是抗衡的。她们互相关照与合作,也相互言语攻击,偶见肢体冲突。「本文内容由趣果弥音吧(www.qgmy8.com)原创撰写,未经许可谢绝转载」DAU. Natasha》的主要人物有限,除却与她们有交集的俄罗斯科学家与法国科学家两位,还有后出场的审讯者。其余人员,或是翻译随从,或是边缘人物,总之面目不清。单个场景的戏又是极长的,匹配晃动的手持和低光照。其中爱情的戏份虽然被评价惊人写实,但观影经验中,有Patrice Chéreau的Intimité(《亲密》)中的段落可与之一比。

《DAU. Natasha》后段,气氛陡然凝重的审讯段落,我们如同娜塔莎,被忽然的“有罪推论”打得措手不及,试图理清和前一场戏的剧情是否有关联,却在审讯的压迫下,注意力被迅速拉回。审讯的走向同样难以辨别:审讯者熟练的运用手段,对娜塔莎进行精神或肉体上的摧残,都因空间幽闭而肆意妄为。而审讯进程,在办公室内双方尚可迂回,在羁押室内变是单方面压倒性的胜利。侧面验证着空间各自的功能性,而利用空间的特性和适时的移动成为固定流程。

当娜塔莎回到餐厅,表面上的“无事发生”则是更深层的恐怖,不禁自问,或许我们所见的是一个闭合世界?不过回溯至娜塔莎解读爱情观的神情,她当时的孤傲是未被破坏的,若是审讯过后,则一定会残破不堪了,叙事的“闭合性”便无从谈起了。电影的影像提供了暗中旁观的视角,涵盖整起事件从始至终的,冷眼观之的我们,又是否算是监视者的同盟?

单凭这部来说,它没有展现出了DAU相关的符码,几乎未触及到DAU的世界观,也并不作为线索或伏笔存在。而是通过展示局部事件和个体遭遇,让观者以窥见其背后的强权,体制不可见,却是可感的。所以就算它不被放置在DAU的电影列表中,也可独立成篇。

观影结束后的次日,笔者观看了330分钟的《Dau. Dégerenation》。时下重提,会有些不知从何谈起。观感因为时长滞涩,注意力也因为线索众多而迷失。相对于四个主要角色的娜塔莎,主要角色则扩充至了十人左右;前者两周时间完成拍摄,后者则用了近两个月。所再现的苏联时代的场景变得丰富,Dau所指代的科学家角色,和机构的多名相关人员均有登场,诸多工程计划也在影片中被展现。如同欧丽娅一角的着装示意图,这般详尽也只是庞大工程的微末一笔。参演者脱去现实生活中的衣服,顶着年代感的发型,再逐件穿上忠于时代设定的衣服出镜。一层层堆砌在参演者身上的服饰,绝大多数时间,我们只看到了造型的最终效果,也在验证着我们观看作品时,目之所及的“有限”。

《DAU. Natasha》像一章叙事,《Dau. Dégerenation》更贴近一幅全景。体制之下,无人能够幸免,成为服从者,被同其绑定。我们通过人看体制,也在通过体制看个体。《Dau. Dégerenation》也是一场大戏,有理变无理,有序变失序。最后时分的场景好像在验证“放任自流”后的必然。它的暗黑与自毁,如同这个项目的存在,深不可测又已然落幕。

赞(0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趣果弥音吧 »《DAU. Natasha》影评解析:柏林电影节DAU系列观影小记

有趣的内容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