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底上映表现不俗的《诺拉的梦想》 和今年二月份上映,给观众带来不小惊喜的喜剧片《阿拉伯布鲁斯》 之后,本周又有一部值得一看的突尼斯电影跟大家见面了,它是由年轻的突尼斯导演迈赫迪·巴索伊带来的长篇电影《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又名《比克·哈梅内伊:儿子》)。这部讲述父子亲情的剧情片让我们得以从不同于喜剧片的另一个角度去了解真正的突尼斯,探寻北非茉莉花背后的文化。
《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主人公是一对突尼斯夫妇,片中男主Farès和女主Mariem是一对恩爱夫妻,有一个10岁的儿子Aziz。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夫妻二人决定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个周末,全家一起去突尼斯南部城镇塔塔维纳(Tataouine) 短途自驾旅行。
然而,就在驱车南下的途中,一家人中了地方武装分子的埋伏,遭遇流弹袭击,其中儿子的伤势最重,血流不止。二人赶忙把儿子送到附近的医院,却被医生告知儿子命悬一线,唯一的希望只有肝移植手术。但是,在突尼斯这个器官移植还未被普遍接受的宗教国家,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且合法的肝源获救,希望极其渺茫。
理论上,父母的肝脏最有可能与子女配型成功,成为活体移植来源,但就在二人接受肝移植配型测试之后,一个沉寂在这个家庭十年的秘密也悄然浮出水面……根据检查结果显示,Farès并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上一秒还在互相安慰、彼此支撑的夫妻二人的防线。自此开始了无尽的猜疑、争吵、痛苦、绝望,还有时时刻刻为儿子生命安危的忧虑和揪心。
一边是多方打听,焦急地渴望重新找到并联系上孩子生父并试图说服他捐肝的母亲,另一边是病急乱投医,在医院偶然间认识了神秘男子开始秘密求助于器官走私团伙的父亲,两条线交织着进退两难,经历各自的道德考验。
实际上,在全家前往Tataouine的路上,车上的广播给观众提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故事发生在2011年9月,这一年,突尼斯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骚乱,同一时期,突尼斯的邻居利比亚更加不太平,流血战争不断,边境局势紧张升级,突尼斯面临的状况可谓是内忧外患。
在这个大背景下,电影试图探讨的话题从家庭层面上升到了国家社会层面:战争、器官、宗教、法律、军事冲突等问题缠绕在一起并不断升级,从无缘无故的恐怖袭击,到对已婚妇女出轨的苛责(甚至面临坐牢的风险),还有不能忽视的边境难民儿童的悲剧。
当男主按器官走私犯的要求带着钱,来到指定的地点,准备一手交钱一手交“肝”的时候,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从车上拿下来的根本不是新鲜的肝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利比亚小男孩!在笔者看的场次,当这一幕出现时,整个影院集体发出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本文内容由趣果弥音吧(www.qgmy8.com)原创撰写,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小男孩天真无辜、不谙世事的眼神更仿佛是最锋利的武器,拷问着每一个人的良心。
中文片名将电影原名 « Un fils » 翻译成了“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有人说过于狭隘、哗众取宠,有人说一个片名直接把整部电影剧透完了。实际上,表面看似是“寻肝”,但又远不止于此,更多的是“寻父”——不仅仅是寻找“我儿子”的亲生父亲,更是一个父亲寻求内心的自我和解,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这个新身份的认同和靠拢。
值得一提的是,男主在影片中奉献了相当精彩的表演,情感拿捏出色,把一个父亲前后的心理转变演绎得非常到位,凭借精湛细腻的演技,获得了2019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男演员。
而当我们抛掉重重复杂的社会背景,回归父母子女亲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定义亲情?是血缘关系,还是养育之恩?电影给我们的回答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可以无关血缘;没有那层血浓于水的羁绊,往往才更难割舍。